药审改革开启后,医药行业在医疗、医保、医药不同角度确立新的行业规则,其中重要特点是回归医药行业的本质,并逐步和国际接轨,开启医药新时代,目前除医疗端DRGs支付改革外,其他医改重要政策基本落地,医改进入深水区,医疗端支付改革预计周期较长。
过去一年是行业基本面变化较大的一年,主要波动来自于行业政策,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兑现,行业基本面趋势也逐渐清晰。在新的格局背景下,寻找基本面的确定性和护城河是首选,科技类和消费类是两条主线。
科技创新类
研发创新技术
1)创新药、NDDS+难仿、创新疫苗、创新器械等高壁垒产品由于高技术和较好竞争格局,有望延续高增速和演绎进口替代逻辑。
2)CRO作为创新产业链外包服务方,同样受益于产业景气周期。
生产技术壁垒
1)CDMO服务业务由于高技术附加值和全球创新趋势,产业优胜劣汰,将获取更大份额。
2)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原料药企业把握审批加速+一致性评价+集中采购的变革机遇,通过获取高端订单和拓展制剂业务,获得过更高价值份额。
3)医药包材领域凭借生产端技术壁垒和高端产品替代低端产品趋势,在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政
策催化下,有望结构调整,龙头受益,行业终点相对确定。
制剂出口溢价
药审改革之后中国医药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,越来越多药企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受国际规范市场认可,制剂出口大有可为。
消费服务类
1)连锁医疗服务,驱动因素并未改变,社会办医参与度提升,可复制及稳定增长核心驱动。
2)连锁药店,行业集中度较低,外延并购、DTP药房、处方外流等行业逻辑不变,终点相对确定。
3)医保政策免疫消费类药、械,不依赖医保,消费属性较强,稳定增长。